• ceshi6
  • ceshi6
更多>>联系我们

河南省秦氏文化研究会

理事秦枫硕13592686801

理事秦凌杰13937196026

秘书秦俊国13526810732

副秘书长秦剑英13937175112

秘书长秦维贵13523566608

固话0371-65805089

传真0371-65805089

通讯地址郑州市金水区红专路97号

邮政编码450008


添加成功!
商品已成功加入购物车

再逛逛 | 去购物车

不其簋铭文与礼县秦公簋铭文

  • 所属分类:文化论坛
  • 关 键 词:不其簋铭文与礼县秦公簋铭文
  • 浏览次数:5283次
  • 发布日期:2018-02-03
  • 立即咨询 收藏此信息
分享到:
更多...
  • 信息介绍
  • 簋是先秦时***们使用的一种青铜食器,主要用来盛放谷类食物,它往往与盛放肉食的鼎一起搭配使用。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在日常生活中当日用品使用时,在宗庙和墓葬里当祭器使用时,要严格遵循礼乐制度。由于青铜质地在当时比较昂贵,当有重大的纪念***件产生后,***们往往铸造鼎、簋之类的青铜器以作纪念。铸造时又于器身上刻铸一定的铭文以记其事,如***的“虢季子白盘”、“散氏盘”、“毛公鼎”、“大盂鼎”等器物上都铸有铭文。这些钟鼎铭文恰好为后世人保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带有铭文的簋目前人们较为熟知的有“不其簋”、“秦公簋”。此两器现藏于***历史博物馆。


          关于“不其簋”,据史学家考证,为周宣王时与秦庄公“其”有关的器物。(“不”字是修饰字,古音为(pi),大的意思。)此簋仅出土有簋盖,簋盖上有铭文152字:“ 唯九月初吉戊申,伯氏曰:‘不其,朔方严狁广伐西俞,王命我羞追于西,余来归献禽。余命汝御追于罂,汝以我车宕伐严狁于高陶,汝多折首执讯。戎大同,从追汝,汝及戎大敦搏。汝休,弗以我车陷于艰,汝多禽,折首执讯。’伯氏曰:‘不其,汝小子,汝肇敏于戎工。锡汝弓一,矢束;臣五家,田十田,用从乃事。’不其拜稽手,休,用作朕皇祖公伯、孟姬尊簋。用丐多福,眉寿无疆,永纯灵终,子子孙孙,其永宝用享。”


          这段铭文的大意是:“在(周宣王x年)九月戊申之吉日,伯氏述说:‘大其,朔方的严狁大肆侵扰我周王室的西部边疆地区,(周宣)王命令我(伯氏)督师***严狁于西地,我班师回朝时要献上擒获的战俘。我命令你驾御战车追击严狁于罂地,你以我的战车荡伐严狁于高陶,你将严狁斩杀俘虏的很多。(你班师东返时)戎人组成联***,尾追你而来,你又与戎人展开了大规模搏杀。你停止撤***驻扎下来,没有因为我的战车(少)而陷入艰难处境,你又将严狁斩杀俘虏很多。’伯氏述说:‘大其,你(原本)是一个普通人,你将从***严狁的战功中肇起发达。(我代表周王室)赏赐给你弓一张、箭一束;赐给家臣五户,田地十亩,作你的佣人随从你的调遣。’大其作揖拜谢,休兵之后,雇佣人制作(纪念)我先祖公伯、孟姬的尊簋。祈愿(我大秦)多福多喜,长寿无疆。子子孙孙永远盛放精***肉食在祖先灵前,永远以此为宝器(让祖先)享用。”


          “不其簋”铭文与礼县出土的“秦公簋”上的铭文可以相互佐证,“其” 是秦庄公的名字,指代秦庄公。此段铭文记载的是周秦联***反击犬戎的几场战争,周秦联***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秦嬴十二公在公伯以前长期被动于西戎的战略处境,按时代推算,当在周宣王、秦庄公时代的公元前822年前后。此后周宣王封秦庄公为西垂大夫,在西垂建西垂宫,迁宫室都邑于西犬丘之地,也就是秦汉陇西郡的西县(今甘肃天水西南红河镇六八图一带),“在西戎,保西垂”,开始奠定了大秦基业。


          在今天水市秦岭乡梨树坡村与陇南市礼县红河乡北边交界处,西垂宗庙遗址王家東台所在地的庙山上,19***一牧羊人偶然发现一尊平底青铜器。1919年此器流落***兰州,后经国学***王国维、天水***学者冯国瑞等考证系先秦祭器。对于此簋器上的铭文及器主的考释,众说不一,冯国瑞按其上铭文大意暂定器名为“秦公簋”。1944年冯国瑞先生对于西犬丘一带出土的秦公簋等秦器曾祥加考证,著有《天水出土秦器汇考》一书,收录了王国维、郭沫若、商承祚、刘文炳、吴其昌论文7篇,冯国瑞自己论文3篇,为后人研究天水西部的先秦文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礼县西垂文化研究会陈泽先生花费十年功夫,断定该器为秦襄公时代的秦宗庙祭器遗物。他凭借过硬的古文功底,逐字逐句考释出的105字铭文如下:

    “秦公曰:不顯朕皇且,受天命鼏宅禹迹,十又二公,在帝之坯。嚴,恭夤天命,保業厥秦,虩事蠻獶。余雖小子穆穆,帥秉明德,刺刺(烈)桓桓,邁民是敕。咸畜胤士,盍盍文武,镇‘静’不廷,虔敬朕祀。作吻宗彝,以邵皇且,其.嚴御各,以受屯鹵。多釐眉壽無疆,畯疐在天,高弘有麐,竈有四方。宜。”


          此段铭文其实就是秦襄公给自己的父亲秦庄公及其他十一位先祖写的一篇祭文。铭文歌颂了十二位先祖为周王室在西戎保业兼而开拓了秦版图的丰功伟业;记述了襄公奉周宣王之命在西犬丘之地设立西畤、建立宗庙,对白帝和秦先祖进行祭祀的缘由。同时也表达了秦襄公欲建立霸业、统***下的宏愿。秦公簋器的铸造年代应该在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建立秦国的当年。


         此段铭文依托陈泽先生的注脚,编译为现代白话文大意如下:

         “秦襄公说:‘我的正大光明的祖庙,承受天命,矗立在大禹王的地界,奉祀的十二位祖先,在白帝的犬丘城之地。(我的)严父,谨守周宣王命令,保卫着大秦基业,扩大着秦的版图,威震蛮戎各族。我虽然是一位普通的后代但严肃庄重,执行着先祖***的美政美德。我勇猛强悍,但以万民的要求为政纲。(我)把知识超群的人才全都***在我秦国,有显赫的文臣武将,国家***,百姓抚顺,(于是)我来虔诚的进行宗庙祭祀。(我)做了一件宝器紧挨祖宗牌位前,用来颂扬我的祖先。(我)请父庄公“其”等先祖驾车回宗庙享受盐腌的精美祭品。祈愿我大秦多福多喜,长寿无疆,如同在天的明星般辉煌。在中原进行高规格大规模的开国庆典,统***下四方。极其合宜’”

                          (转自《陇南日报》)


  • 觉得产品介绍不够清楚?欢迎你提问,第一时间解答您的疑惑 点此留言

  供应的其他相关信息